北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、天然氣、礦物和漁業資源。從20世紀60年代末起,地質學家先后在該地多處發現了豐富的油氣資源。據美國《國際地質學評論》等資料估計,北極地區原油儲量約為2500億桶,相當于目前被確認的世界原油儲量的1/4;天然氣儲量估計為80萬億立方米,約為全球天然氣儲量的41%。北極地區還擁有世界上9%的煤炭資源,大量的金剛石、金、鈾、鉬、鉭、銀、鉑等礦藏沉睡在這一片冰封的大陸中。另外,北極地區的邊緣海巴倫支海是世界海產品的主要供應地之一。
上世紀50年代,隨著各國對南極進行的大規模、多學科的考察與研究,南極也出現了類似今天在北極的局面,英國、阿根廷、智利、法國、挪威、澳大利亞、新西蘭等7國提出了對南極洲的領土要求。最后在1957年——1958年國際地球物理年活動的推動下,共有12個國家于1961年簽署了《南極條約》,確立了適用于南極洲的法律框架,重疊的領土主權要求雖沒有被放棄,但卻被“凍結”;隨后成立了由28個國家組成的南極事務最高決策機構——“南極條約協商會議”(ATCM)。1991年,該機構出臺《關于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》,決定50年之內禁止開發南極礦產資源活動,使南極爭奪趨于平靜。
天然氣、石油、煤礦、鐵礦等礦產資源都是不可再生資源,它們用一些就少一些,不可能再重新產生。另外,如果不注意保護、任意取用,可再生資源也有可能變成不可再生資源。所以,不管是不可再生資源,還是可再生資源,我們都應該注意保護和合理利用。因此,我們要兼顧到效率和環保。例如,我們公司的德冠風機在皮革機械中的運用不僅減少了環境的污染,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