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,產業關聯度高、吸納就業能力強、技術資金密集,是各行業產業升級、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。由于,高壓風機廣泛用于灌裝機械、絲網印刷機、照相制版機、液體灌裝機、清潔用途、空氣除塵、中央集塵環境保護、除塵、氣流輸送等機械設備,成為機械設備的重要部件。因此,高壓風機在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中,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是裝備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部分。
一、修訂裝備制造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必要性
作為重要的綜合性產業政策,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05年本)》已經與當前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不相適應,主要表現在:一是相當一部分技術和產品已經研發成功并廣泛應用;二是部分行業出現產能過剩隱憂;三是部分技術、工藝和產品不能滿足資源節約、環境保護的要求;四是部分條目表達寬泛,界限不清。隨著各領域科技迅速進步、資源環境制約日趨嚴峻、產業結構升級步伐加快,特別是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,全球范圍內需求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,對裝備制造業提出了更新、更高的要求。這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結構調整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機遇,同時也對我國裝備制造業多年來主要依靠要素投入、主要依靠數量和規模的增長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。
二、裝備制造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修訂情況
與《目錄(2005年本)》相比較,有以下幾個特點:一是細化條目內容。對條目內容進行了較大程度的細化,具體到產品、規格和技術參數,明確支持發展的重點。二是提高技術要求。對大部分鼓勵類別條目,較大幅度地提高了規格參數的要求,對部分限制類和淘汰類條目,也提高了規格參數要求。三是擴大覆蓋范圍。修訂后的條目,涵蓋了電工、機床、儀器儀表、通用機械、農機、重型機械、石化機械、內燃機、液氣密、模具、軸承、通用零部件、塑料機械、環保機械、印刷機械、食品包裝機械、工程機械、文化辦公、制冷、城市軌道交通,以及鑄造、鍛造等機械工業各個行業,覆蓋更加全面。
三、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1年本)》主要內容
一是瞄準薄弱領域,著力提高基礎工藝、基礎材料、基礎元器件等基礎制造能力。包括關鍵精密鑄鍛件、高效環保鑄鍛工藝和設備、高檔液壓件、密封件和密封材料、齒輪、彈簧、緊固件、軸承、鏈條等。二是突出關鍵環節,更加注重提高關鍵設備制造能力和關鍵部件配套能力。三是強化保障支撐,加快發展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和新興產業所需裝備。為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,修改和新增了新能源、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所需裝備。四是更加關注“三農”,扶持發展先進適用農用裝備。五是適應需求變化,大力發展新興領域裝備。在鼓勵類別條目機械門類中,還新增和大規模充實了安全飲水設備、高檔印刷設備、智能儀器儀表和自動化控制系統等方面的條目和內容。六是防范產能過剩,堅決抑制部分行業重復建設。七是淘汰落后產能,加快產業轉型升級。提高了淘汰范圍和標準,加大淘汰力度;新增條目,主要為不能滿足安全、節能、環保的技術工藝和裝備。 此次,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,就是要全面貫徹“十二五”規劃綱要,切實轉變發展方式,堅持走以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為驅動的科學發展道路,優化結構、改善品種質量、增強產業配套能力,淘汰落后產能,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,加強重大技術成套裝備研發和產業化,推動裝備產品智能化,促進產業由大變強。這既是裝備制造業自身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,也是重點產業調整振興、新興產業培育發展,乃至國民經濟各行業、各領域技術進步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撐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