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制造裝備是指具有感知、分析、推理、決策、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,它是先進制造技術、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,隨著科技的快速成長,智能制造裝備將成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方向之一。那么智能制造裝備的發展如何呢?
據工信部不完全統計,2009年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銷售產值達3000億元以上。同年我國新裝配工業機器人約8000臺。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(IFR)的預測,2011年中國將新安裝各類工業機器人9500臺,市場保有量將達到48600臺,同比增長24.3%。而且2011整個高檔數控機床市場增長顯著。1-4月份,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達7.69萬臺,同比增長45.1%,增速達到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增速(23.4%)的兩倍左右,數控化率提高至31.3%。
智能制造裝備,是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,重點包括四大類產品。具體包括,智能儀器儀表與控制系統、關鍵基礎零部件及通用部件、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、智能專用裝備等。其中,智能專用裝備主要包括大型智能工程機械、高效農業機械、智能印刷機械、自動化紡織機械、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機械、石油石化機械、煤炭綜采機械、冶金機械等各類專用制造裝備。在智能化的過程中,可以先實現部分關鍵部件開始,帶動整體的智能化。如,先實現專用于印刷機械和紡織機械的高壓風機的自動化、智能化、精益化、綠色化,相繼帶動整體裝備技術水平的提升。
事實上,自2009年5月《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》出臺以來,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。據了解,考慮到智能裝備的戰略地位,以及在推動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中的重要作用,“十二五”期間國家將持續加大對智能裝備研發的財政支持力度,并且還將建立首臺裝備示范項目保險機制。建立首臺裝備保險機制是科技金融工作的一大創新,是促進科技與金融合作的重要內容,將有利于國產裝備的市場化進程,也將有利于科技企業的產品研發。”有關專家表示,可以肯定“十二五”期間,支持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的政策將很“給力”。根據《高端裝備制造業“十二五”規劃》提出的目標,到2015年高端裝備的銷售產值占裝備制造業的比例將達20%以上;到202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30%以上。這意味著,2015年高端裝備制造業年銷售產值將達到6萬億元。
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,和各相關企業共同努力,相信 “十二五”期間機床裝備數控化、智能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,而且,隨著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和升級,高端裝備制造業年銷售產值將很快實現達到6萬億元的目標。
|